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鼓山六首 其六 己亥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七
昨登般若台(在乌石山。),快睹少温迹。
力争崖气高,势若仙掌擘。
更有王若愚,玉箸锥沙画。
乃知笔法留,未觉唐宋隔。
此山亦何幸,妙篆森绕壁。
才翁两大字,压山低一尺。
春游题董吴,憩纪姚石。
更有称德篆,重阳此飞屐。
下者凿涧腹,高者绣崖脊。
俛瞰骊渊探,仰拓星宿摘吴荷屋师令拓碑人从行。)
平生千载志,远溯斯籀席。
到此遍摩挲,古意接稽峄。
真行皆俗书,纷纷懒寻觅。
法帖刊误序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六、《宝刻丛编》卷一、《书学会编》卷三、《古今法书苑》卷七三
淳化中内府既博访古遗迹,时翰林侍书王著受诏绪正诸帖。
虽号工草隶,然初不深书学,又昧古今,故秘阁法帖十卷中瑶珉杂糅,论次乖󸈠,世多耳观,遂久莫辨。
故礼部郎米芾元章笔翰妙荐绅间,在淮南幕府日,尝跋卷尾作数百语,颇有条流。
但概举其目,疏略甚多,故诸部中或伪迹甚而不觉者,若李怀琳所作卫夫人书、逸少《阔别稍久帖》之类;
有虽审其伪而讥评未当者,若知伯英、大令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帖语之类;
有讥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辨者,若以田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
有误其主名者,若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为亮书之类是也。
其馀舛午尚多。
书家责能书者备,故仆于元章慨然。
古语有之:「善书不鉴,善鉴不书」。
仆自幼观古帖至多,虽豪墨积习未至,而心悟神解,时有所得,故作《法帖刊误》。
凡论真伪,皆有据依,使钟、王复生,不易此评矣。
元章今已物故,恨不示之,后有高识,赏予知言。
大观戊子岁六月七日西都府院东斋序。
按:《东观馀论》卷上。又见《法帖刊误》单行本卷首。
东阿黄石公(有大历时碑,李卓撰文后改名栖筠。裴平篆字题衔,隶字书碑,甚佳。)庚申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二
孺子取履圯下时,老父乃以足受之。
出一编书是何语,以退为进王者师
捐之三人楚可破,致四人救太子危。
功成封留愿足矣,齐三万户何取为。
西京治道尚黄老善能用拙乃大巧。
权舆所自谁之力,博浪铁椎真草草。
留侯黄石盖同冢,仙骨蜕馀归浩渺。
于今但有黄石,古柏二千年未槁。
碑文大历李栖筠,书石裴平工八分。
题衔小篆并精紧,滥擅时名嗤少温
颜氏家庙碑跋太平兴国七年八月 宋 · 释梦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颜真卿之隶书,李阳冰之古篆,二俱奇绝也,好古之士,重如珠璧。
自唐室离乱,其碑倒于郊野尘土之内,更虑年深,为牧童樵叟之所毁坏。
且夫物不终否,能者即兴。
有都院孔目官李延袭者,真好古博雅君子也,特上告知府郎中,移载入于府城,立于先圣文宣王,庶其永示多人,流传千古。
乃命南岳梦英大师秉笔书记
时太平兴国七年八月廿九日移,朝散大夫、行殿中侍御史通判永兴军府事师颃朝散大夫、行尚书考功员外郎、权知永兴军府事柱国李准重立。
按:《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卷五七,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又见《金石萃编》卷一○一,国家图书馆藏拓片·顾五九八。
次秀野使君见寄 宋 · 胡仲弓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分阃南来征弗庭,荐贤须到李阳冰
不从沙漠去投笔,便向云山学负苓。
铃阁祇今增玺绶,路车何日饰钩膺。
匣中古剑牢收拾,下取须防有六丁。
篆冢歌 元 · 钱惟善
云间善篆,以所书瘗之细林山中,题曰「篆冢」。爰来徵诗,遂赋长句以寄。(云间者,朱芾孟辩也。又见董佐才诗。)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
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从省由秦始。
《仓颉》《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
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当隶书趋约易。
古文虽绝汉章行,尉律学童仍课试。
东阁祭酒太岳孙,夙尝受业贾氏门。
悯悼俗图昧所向,博采籀古加讨论。
揭示上下明指事,转注假借形声意。
立一为端亥毕终,分别部居不杂厕。
亘千万古知字原,昭若列星丽躔次。
中兴斯学曰阳冰,入室操戈何背戾。
二徐训释浩江河,仲也祛妄言不颇徐楚金著《袪妄》,辨李阳冰之误。)
吴兴张有尔杰出,复古正俗订舛讹。
布衣道士钱道住,玩世端如郭忠恕
三十六举仅成篇,蝉蜕遗踪不知处。
席中如带恶安西,鼓皮离禹良可吁。
汉家去古尚未远,成皋印文犹重摹。
云间苦嗜古,手校科虫辨鱼鲁。
明窗净几风日佳,临模一扫千番楮。
商彝周鼓真吾师,𧓠匾沈著沙画锥。
鸾回凤翥龙夭矫,长戈短剑相交驰。
书草日积充栋楣,保爱何啻璧与圭。
细林山中一抔土,缃笈缄縢重闭之。
于乎禊帖藏玉匣,终致温韬举耒锸。
亦恐虹光夜烛天,定有窃开窥笔法。
冢头草,鸣寒蛩,薶文瘗笔同高风。
后三千年见白日,好事应营马鬣封。
李阳冰 北宋 · 徐积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原作地,据宣统本改)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四库本作哇)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𡰈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以上《节孝先生文集》卷一四)
斯儆吾挽诗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阳韵
入门惊踽踽,出门感凉凉。
昔昔府中趋,室迩人已亡。
平时少温熨,忽忽淡若忘。
一朝弃中路,触体如金创。
始知同志者,不必居相望。
精诚共天壤,阔远能扶将。
但使类不孤,自慰热中肠。
今兹饫冰雪,形神岂殊僵。
我行迫西日,复此异路伤。
一瞑可终古,谂君志气刚。
注:〔题〕巾箱本无「斯」字。按:巾箱本仅九卷,所收至此首。
滁州重建醉翁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四
文忠欧阳公庆历中尝谪守滁阳,直治城六七里,得琅琊幽谷之胜。
有泉坌然溢于两岸之间,斗折蛇行,流出平地,蓄为大井。
筑一亭,与游人游愒其上,仰瞩青山,俯听流泉,晨烟夕霏,开阖变化,争效于左右,名之曰「醉翁」。
盖滁为小州,在淮海穷绝处,晋琅琊王尝国于此,遂名其山。
山舒水缓,年丰事少,公日从僚吏宾客徜徉泉山,把酒临听,乐而忘归。
于是望清流关,吊古战场,而川湮谷变,不可复识矣。
登卫公怀嵩楼,酌庶子泉;
李阳冰小篆,而笔画雄怪,号天下之奇迹。
记菱溪石,徙置幽谷中,以遗好奇者洞心骇目之观。
穹林巨植,干霄蔽日,曲阑幽榭,隐见木杪;
泉鸣涧中,乍细乍大,若奏琴筑;
嘉葩异卉,红紫低昂;
百鸟相命,鸣声上下;
千岩万壑,回巧献伎。
意其天造地设,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当是时,公名震天下,流风馀韵,蔼然被于淮壖楚甸间。
一时巨儒宗公、高人胜士,声气相求,大篇杰句,发于遐想。
如富郑公、韩康公、王荆公,皆赋《醉翁吟》,以不克造观为恨。
曾南丰醒心亭,以姓名列于公文之次以为荣。
东阳沈遵,不远千里,援琴听泉,写其声为《醉翁操》,而苏东坡为之辞,又伐石为六碣,刻公文为大字,列之亭上。
公去郡久矣,邦人画公像,偕王元之号二贤,置屋以祠。
李邦直临州,周视府舍,凡公朝衙夕坐、燕休之所,与夫钓游之处,为《琅琊记游》龛于厅事之壁。
曾子开增治祠屋,具牲醴为文以祭,率州之宾属拜焉,所以示邦人以尚德也。
故自庆历抵今百有馀年,富贵磨灭,不可胜纪,独醉翁搆思如新,而琅琊山水自公表发之,亦遂为冠世绝境,可谓盛矣。
建炎初,大盗起,黄巾赤帻群啸于山区海聚、通都大邑之中,而亭废于兵火。
更二十年,草木生之,牛羊践之,为州者积十数人,支攲柱坏,趣了目前,日不暇给。
太守魏公博达古记,尚友千载,所与交皆贤公卿,而当世名士多从之游。
尝佐廷尉议狱,问三尺何如,无所徇。
朅来滁阳,政平讼息,间关坐啸无馀事矣。
公曰:「此邦虽小,文忠公尝辱居焉,而醉翁亭者,盖尝与民共乐于此。
比经寇暴,颓基岿然,父老过之有出涕者」。
会寺僧请建亭,踵智仙故事,公喜从之,又俾引其徒以自度。
刬剔芜秽,疏治泉石,具木瓦,庀工徒,作而新之。
大屋数楹,尽复醉翁之旧,于以慰滁人之思,而移书属余为记。
余曰:「文忠公,道德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
忠言嘉谟,峻功茂烈,载之旂常,编之简册,炜炜煌煌,与日月争光矣,固不系夫一亭之有无也。
然好古博雅之士,师慕贤达,尊德乐道,听想风声,恨不同时。
殆欲骑云气,跨汗漫,追绝尘于八极之外,固有抱乌号之弓、藏曲阜之履以为宝者;
固有聆优孟之谐笑、睹虎贲之容貌以象贤者;
固有爱南国棠而赋诗,过西州门而恸哭者。
诵其诗,读其书,昼思之,夜梦之,如出乎其世,如见乎其人。
则是亭之作也,所以表斯文于不泯,蹈先民之高躅,考引盛德,垂之无穷。
而一山之阻,一泉之涯,又以著见夫仁智之所乐,有在于是也。
公讳安行,字彦成,官为左朝散郎云。
绍兴岁次庚午十一月日,晋陵孙某记。
武昌怡亭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方舆胜览》卷二八
怡亭铭刻于江滨巨石上,乃李阳冰篆,李八分书,裴虬作铭。
实斋辛亥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二
韩门兰雪侣,不得共函开。
独尔仙坛客,胸蟠古篆来。
林深舞雩咏,泉响暴书台。
一片龚邱石,同岑洗绿苔实斋昨辨李阳冰书庚公碑「𢰕」字,同勒名于石后。)
曹俪笙湖北乡试三首 其一 戊午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一瓣心香在,师门卅六年壬午湖北试,濒行,请益于诸城刘文正公文正尝典此省试。)
餐英结骚赋,精气郁山川。
长笛楼头思,横江阁渺然晴川阁。)
怡亭苔石篆,犹有墨蛟缠李阳冰篆《怡亭铭》在武昌。)
张南山孝廉三首 其二 丁卯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一
山志陶贞白,松涛李少温
鹤铭笙籁荅,慧麓篆烟痕。
瀹乳来参味,青苍许对论。
多生耳根业,讯尔妙之门(为临阳冰「听松」篆。)
西山1169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四、《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五、《西天目祖山志》卷四、《洪文敏公集》卷六、道光《鄱阳悬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天地发育万物,揫成于西,故名山川多西。
今夫所谓瑶池、昆崙、阆风、县圃,日月之所避隐,神仙之所窟宅,正在流沙、弱水外,中州指为西。
故其扶舆英淑之气,涣而它之,虽一岩壑、一观台,地无中边,亦莫不尔。
杭、汝阴西湖,洪、蜀、永之西山,嘉之蛾眉,巴陵岳阳之楼,黄之临皋,金陵之赏心、白鹭,扬之平山苏台茂苑荆楚之云梦,之白雪,滁之琅琊九江庾楼,皆延庚挹辛,宾夕阳而导初月,校奇品胜,于登临最宜。
彼东、北、南岂不或然,仅逮数一二也。
吾邦东有督军湖,南有大江,北有芝山,而重渊复泽,吞包太虚无尽,复举集西偏。
槃洲、野处之所擅,危当之矣,非有以大表振之,不能以雄夸。
李阳冰书《山南西道军》额篆笔径二尺,高三十五寸,窃取其两字揭为西山,立亭于道上,出滨洲门者引首即见,当竦然改观也。
「琼楼」,讫「江月」,巨细二十二扁,皆伯兄丞相隶古所作。
月楼陈寺簿李阳冰千文新刻 南宋 · 释居简
厥初至文无一字,谁将鸟迹分形似。
天淳屡警不知防,七凿才终混沌死。
遂令天下后世空纷纶,虫鱼钟鼎骈相新。
茫然不理字外意,但见九州四海同轨仍同文。
王郎羽化不可絷,小篆千人万人习。
祖龙无恙事如麻,稍缓簿书期会急。
西京杜门草太玄,诸儒载酒尊所闻。
莫言字是纸上语,寻古康逵须得门。
朅来小楷无馀韵,更复颠狂窥草圣。
不见当时石鼓歌,哂乃数纸博白鹅
悠悠古恨凭谁雪,想见月楼时对月。
质衣访古锦作囊,李侯屈铁千琳琅。
百金购工镵翠琰,数间僦舍生寒光。
欲寿此书休待贾,待向君家提此话。
不图复见古人心,要与月楼同博雅。
柬云松 元末明初 · 蓝仁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我老君长健,君贤我不能。
文宗曾子固,篆逼李阳冰
几杖山林愿,门生月旦称。
邻州同景仰,争畏鹤书徵
双塔甲辰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九
双峰对峙一峰巅,后前有若相让然。
前者丰阔方两边,中间三洞屈曲穿。
若有梯桄上无缘,周遭门扃户阖连。
其后一峰瘦削圆,渐高渐作螺髻旋。
最上忽一精庐偏,不知谁营榱栱椽。
浮云浩劫太古先,造物无物初谁传。
取象人间工匠坚,龙宫级涌百怪骈。
傥有秘字来真诠,窍穴无迹非雕镌。
藏诸绝顶世莫宣,终古黝绿苔藓缠。
安得星轺驾灵軿,读之双腋风翩𦒘。
李阳冰篆何足妍,欧公亦说飞空仙。
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巢经巢观李少温篆书元次山浯溪铭拓本用皇甫持正题浯溪石韵 清 · 莫友芝
道州山水篇,刻划固琐碎。
疏花透凝寒,落落自真熊。
名流必好事,矧以生聚外。
隐于诸记,举帜作先队。
少温六书学,醇驳难互盖。
平生斯翁后,笔迹负精裁。
居然参中兴,千载两无对。
斯铭在乾嘉,谭者莫能槩。
眼明经巢生,剜剔功实大。
双胼饱群蜭,万本匈流辈。
晴窗检奇踪,幽梦入秋濑。
巉巉双石门,向我宁有待。
曾公序所藏赐本兰亭帖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一、《兰亭续考》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寿翁以三《禊帖》示余,其末用「青社忠臣曾孙之印」,盖曾威悯家所藏也。
威悯建炎初京东,死国难。
余闻定刻以瘦本为贵,而此首帖特秀润。
欧阳文忠公李阳冰《忘归台》等诸碑,谓三石皆活,岁久渐生,刻处欲合,故多瘦细,时有数字笔画伟劲者乃真迹也。
然则此帖殆亦活石所刻,但摹打有先后,故润瘦不同耶?
反复视之,滋为可爱,其他亦不足较也。
淳祐壬寅岁北至日秀岩李心传审定。